編者按:日前,中國藍新聞客戶端刊發兩會特別報道《沈國軍:讓民營經濟更輝煌 讓生態環境更美麗》,以下為報道全文。
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讓我從一個漁村少年一步步成為了民營企業家,銀泰集團也是伴隨著國家的繁榮昌盛一步步發展起來的,從浙江走向了全國,是浙江良好的營商環境哺育了我們。因此,每當參加兩會的時候,我都希望能為整個國家和家鄉浙江的發展建言獻策、添磚加瓦。
民營經濟一定會發展壯大
在履職過程中,我發現浙江民營經濟非常發達,民營企業不僅承載了大量的就業人口,還為國家強大、社會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。但民營企業目前面臨的困難也是不容忽視的,尤其是一些深耕實體經濟的民營企業,如酒店、寫字樓、商業中心、工廠、貨倉等經營性物業,他們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,但面臨的房產稅、所得稅、增值稅等稅負壓力非常大。
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發力,而民營經濟在保就業、穩增長、穩預期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。因此,此次兩會我結合實體型民營企業的現狀,提交了《關于加大對經營性物業減免房產稅的提案》,希望能制定相關減免稅收的配套舉措,讓企業盡可能多地吸納就業、創造就業,為國家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做出更大貢獻。
不斷聚焦生態保護地建設
浙江的民營企業家向來都有樂善好施的公益情懷。這些年來,很多浙商都活躍在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等公益組織當中,一直關注著生態保護領域。
過去幾年,我和桃花源基金會的同事們一起,在自然保護地的建設和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,通過調研發現,目前存在的保護地役權問題,給自然保護地發展和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。
這種探索也在家鄉浙江落地生根了。2016年開始,在美麗的錢塘江源頭,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就試點實行集體林地地役權改革,在不改變森林、林木、林地權屬的基礎上,通過一定的經濟補償,將土地管理權通過決議和合同形式授權錢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委員會,實現自然資源統一高效管理。
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”為了更好地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,今年我提交了《關于加強自然資源生態保護地役權建設的提案》,對去年的提案進行了深化。我希望把浙商熱心公益的精神面貌傳播得更廣,帶動更多企業家投身公益事業,也希望通過《提案》的落實,能夠建設發展好更多的國家公園,將生態保護地建設和發展不斷推向新高度,讓家鄉浙江、讓中國天更藍水更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