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近日,《中國經營報》刊發兩會報道《全國政協委員、銀泰集團董事長沈國軍:扶持民營企業發展 夯實“就業—消費”鏈條》,以下為報道全文。
今年以來,疫情對國內經濟造成不小的沖擊,社會各界都在關注如何盡快促進經濟復蘇。
《中國經營報》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作為全國政協委員、浙商總會執行會長、甬商總會會長、銀泰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的沈國軍,一直在關注和思考著這一問題。疫情發生后,他通過浙商總會、甬商總會、北京浙江企業商會等組織廣泛調研,聽取了眾多民營企業反饋的意見和建議,最終形成了《關于進一步扶持民營企業發展,夯實“就業-消費”鏈條,促進經濟復蘇的提案》。
沈國軍認為,在復產復工的特殊時期、在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階段,政府應營造中小微企業休養生息的戰略機遇期,破除復工復產的不合理限制。尤其應避免政策過多過頻的調整,而要體現出較強的政策柔性和靈活性,讓企業獲得穩定的心理預期,將更多精力轉移到充分調動和激活生產力上,盡早恢復正常經營活動。
為此,沈國軍建議,注重對民營企業的政策傾斜,加大穩企業保就業力度。大型批發市場、商業綜合體、商業步行街、物流企業等民營企業,是就業人口大戶。而這些企業均在疫情當中受到了巨大沖擊。他建議,繼續擴大針對中小微企業增值稅減免范圍,延長緩繳所得稅的時限,延長支持疫情防控保供應相關稅費政策實施期限。
實際上,疫情發生以來,各級政府出臺了數額巨大的資金支持政策,很大比例的資金落入了央企、國企和大型企業,而經濟最活躍、就業量最大的中小微企業仍然“嗷嗷待哺”。
對此,沈國軍認為,應對保持就業崗位基本穩定的中小微企業,延長延期還本付息政策,從寬處置其在貸款、擔保、質押等方面的需求,并通過專項再貸款再貼現、激勵國有大型銀行發放普惠小微貸款、增加政策性銀行專項信貸額度等方式,支持銀行更多發放無息或低息信用貸款。
“對于主動不裁員、不裁崗的企業,各級政府應積極給予財政補貼或稅費減免,尤其是對地方經濟有重大貢獻的重點企業,應鼓勵其在多個相關產業領域跨界發展,創造就業機會,促進消費需求,發揮產業鏈輻射帶動效應。”沈國軍表示。
在做好短期經濟刺激的同時,應結合考慮中長期結構調整需要,建議固化目前行之有效的部分扶持政策,將其進一步吸納進入立法層面,促使其長期規范地發揮積極作用。
“民營企業能否順利發展,居民就業能否維持穩定,將影響到‘就業-消費’鏈條的運行,并直接影響中國經濟復蘇的質量和進度。”沈國軍表示,只有充分解決了企業稅負過重、居民失業擔憂、消費預期反復、社會保障較弱等根本性問題,才能解決內需疲軟的問題,最終才能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。